40小说网 > > 天策大明 > 第二百七十二章 瓦剌生变

第二百七十二章 瓦剌生变(2 / 2)

向群又是独自喝了一杯酒,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也许刘参将也都知道了,现在国朝外有瓦剌为祸,瓦剌在九边塞外屯兵数十万,随时都有可能叩关南下,现在就差一个南下的机会和借口了”

说到瓦剌大军,刘君韬的心中也像是堵了一块大石头一般,心情瞬间便感到有些沉重。

“一旦瓦剌大军南下,国朝要靠谁来保卫疆土”

向群瞪着眼睛大声吼道“要靠咱们这些武人要用咱们的血和脑袋,去抵挡鞑子的快马弯刀而不是那些文官的嘴皮子和阴险伎俩”

听到这里,刘君韬也是深有同感,后世就普遍将明末的东林党形容为“开口必大义,临难必变节”

文官之中肯定是有不少忠正之士、英烈之臣,像是文天祥、张煌言等等。

但是文官之中也有许多败类,例如钱谦益水太凉的那位、孙之獬等汉奸。

而且,一旦华夏有难,冲在最前面和鞑虏血战的,还是大明的武人,这是不争的事实

刘君韬看着双眼有些微红的向群,暗道“这个都指挥使,也是一个耿直、血性的汉子”

“刘参将,如今从朝堂到各地,文官不断争权夺利,我甚至听闻在京城内的同僚说,朝中的那些大员还要将军权交与文官执掌这真是天大的笑话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懂得行伍之事吗他们知道如何排兵布阵吗让他们指挥千千万万的将士上阵杀敌,那是在亡国”

看着越说越激动的向群,刘君韬急忙低声说道“大人慎言”

向群只是重重一叹,又干了一杯酒。

“看来都指挥使大人平日里没少受那些文官的气啊”

刘君韬也是感叹道“大人说得确实在理现在国朝的那些文官已经不是汉唐时候文武双全的英才了,那是的文人能够出将入相、横行沙场,都是有真本事的诗仙李太白还能仗剑行天下、手刃悍匪徒呢要是这样的文官指挥咱们,我倒是也认了可是如今的文人只知道吟诗作对,有几个能跨马拔刀、征战沙场的”

向群闻言就好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当即说道“刘参将果然见识非凡”

接着,向群又说道“如今,瓦剌数十万大军蠢蠢欲动,朝廷之中的那些文官不是建议今上陈兵备战、调拨粮秣,而是依旧在争论朝廷是否调集大军北上”

说到这里,向群伸出手比划着“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现在朝廷在九边各地的守军只有十几万,还要分兵驻守各地,兵力上全部分散开了,根本就挡不住数十万瓦剌铁骑的冲杀可是那些文官,依旧在引经据典的争论着,即便是今上有意出兵北上,也是无可奈何啊”

刘君韬闻言不由问道“既然今上有意与瓦剌决战,那为何不尽早征调各地的精兵强将云集京师”

“银子”

向群苦笑着说道“那些文官以钱粮不足为由,抵制今上征调兵马的意图,甚至在领军将帅的人选上,也争执不定,以至于瓦剌大军已经陈兵一年有余,边境各地烽火不断,而朝廷依旧没有出兵的迹象如此,那些文官还想要霸占军权真是大言不惭”

说到这里,刘君韬终于是明白为什么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正统帝执意要御驾亲征了,那是因为自己不领军出征,仅仅是这领军人选一件事情,朝中文官就不知道要争论多久。

至于正统帝为什么只率领京师守军出征,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文官集团不允许

此时,刘君韬不禁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道“看来历史还是固执地朝着预定轨迹滚滚前进着,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而有任何改变该来的,终归还是会来的”

是夜,向群又和刘君韬喝了许久,二人直到天亮时分才作罢。

最新小说: 劫数【古言nph 】 住在我楼上的那位活爹 逃离异世界(无限流) 雾隐晨曦(H) 浪柳鸣蝉(重生 1V1 ) 完美答卷NPH 颅内春日(1v1) 不挨操就会死(高h) 养育之情 她是我所有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