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危机(2 / 2)

分封之制,分天下于宗室各王,以皇帝诸子分治江山,权在皇室,多和帝王之意,但郡县之制却不同,郡县之制于各郡县置官,文臣治国,上承下接,权在臣,便是文臣所主。

岑文本和王玄策也是文臣,两人闻言,不假思索地便回道:“分封之事,于国无益。先有周天下割据之祸,后有汉七国之乱,分封诸王绝非善政,当不可取。”

秦所以二世而亡,在其暴政,不在郡县,汉之所以国祚四百载,在天下人心,不在分封。

秦若非皇帝荒淫无度,横征暴敛,逼得天下百姓揭盖而起,断无短寿之道,而汉初便有七国之乱,若非名帅周亚夫力挽狂澜,也早已江山易主。

岑文本和席孟买态度坚决,又出奇地一致,李恪看着岑文本和席孟买不约而同地表态,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似乎已经找到了破局的法子。

贞观十二年末,三日后,旬日大朝。

太极宫,两仪门,李恪正立于门外的宫道之上,时不时地抬头北眺,似乎在看着什么,心沉静如水,一如十二年前,李世民东宫登基时,重明门外的那个懵懂少年。

只不过如今,李恪的处境却已与当年大不相同,现在的李恪立于宫门之下,已不再会遭人无视,更非那个茕茕独立,形单影只,只能看着李承乾左右逢源的汉中郡王。

现在的李恪已然是朝中最为尊贵者之一,不止是血脉,更是权位,现在的李恪无论站在何处,身后都会不经意地聚集起一团人,虽然李恪从来没有表示过要夺嫡,但他们既是与李恪亲近的朝中大臣,李恪的好友,他们更有一个相同的名号:“汉王党”。

这些人中有淮南、江南籍的文臣,也有府军统将,还有朝中重臣,这些人与李恪站于一处,和不远处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相互呼应,竟已成三足鼎立之势。

盏茶之后,随着一声鼓响,两仪门洞开,满朝文武依次序鱼贯而入,于两仪殿上分文武大臣,宗室勋亲而列。

李恪身为皇三子,汉王,当属宗亲,本该位列太子李承乾之后,但李恪有身兼任实职,官拜并大都督,赐骠骑大将军之勋,更在满朝武臣之上,故而便列于李靖等人之前,站武臣班首,于李承乾左右并列。

“太子哥哥好久不久,近来可好?”李恪站在李承乾的身旁,对李承乾笑着拱了拱手道。

李恪现在处于蛰伏期,平时也没有和李承乾针锋相对,所以李承乾和李恪的关系尚好,李承乾微笑道“有劳三弟挂怀,哥哥一切尚好。”

这时大唐皇帝李世民至,李世民一进殿,便看到了在众人最前,李恪和李承乾二人正靠着说话,只当两人正是兄弟闲谈,于是笑着问道:“太子和汉王正在商谈何事,可否说于朕听听。”

大唐立国之初,君臣和睦,哪怕是朝会之上也随意许多,并无太多规矩,君臣之下信口问话也是常有的。

最新小说: 劫数【古言nph 】 住在我楼上的那位活爹 逃离异世界(无限流) 雾隐晨曦(H) 浪柳鸣蝉(重生 1V1 ) 完美答卷NPH 颅内春日(1v1) 不挨操就会死(高h) 养育之情 她是我所有余生